※ ※
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发展中心暨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全
※ ※
文化部中国乡协主管的中国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及《华夏丹青》杂志社
网站首页
书画名家
艺术新闻
名家访谈
艺术评论
艺术投资
龙腾文化
书画展播
图片新闻
战略合作
天津
上海
重庆
北京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黑龙江
港澳台
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名家访谈
>
知名篆刻家马树勋先生艺术人生暨作品赏析
时间: 2017-12-18 16:49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次
马树勋,字石翁,如石。回族。一九四八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自幼酷爱中国传统文化、乡土艺术,自十六岁起师从名家学习篆刻艺术。潜心钻研学习秦,汉,明,清历代著名篆刻大师及各流派的篆刻艺术与风格,几十年如一日研习颇有造诣。深受当代著名书法家,绘画家们一致好评。大半生以刀为笔,以石为纸,辛勤雕刻金石生涯,篆刻各种风格印章逾万方。现为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资料数据库战略合作篆刻美术师,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会员,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艺委会委员,中国领导干部网艺术总监,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原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副主席,是当代最有升值潜力的实力派篆刻艺术名家。
“金石篆刻”是这样理解的,即用刻刀刻制而成的书法造型艺术。不书写、不拓印、以刀代笔,充分利用刻刀浅入深出的原理,所有笔划(除带钩的外)均为一刀刻制而成。不回刀、不复刀”。马树勋先生开拓创新各种各样材料单刀书法造型艺术,为古老的中国金石雕刻艺术不断发扬光大,把汉字文化金石材质雕刻又注入了一朵新葩。习印伊始,日日操刀,由技入道,深钻细磨,凭着耐心、细心、精心、恒心,掌握了金石篆刻艺术精髓,练就了一套娴熟的精雕细琢技艺。他曾经受到中国现代刻字的奠基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艺术委员会创始人权大师的悉心指导和不吝赐教,收益频多;随入门径,用功尤勤,印艺日进,造诣颇深。他治金印,布局分驰,删繁就简,手追意会,构思巧妙,造型自然,刻工精细。沉醉其间,颇显简古平淡,高古含蓄。
伟大的诗人歌德曾说过:“在真正的艺术领域里,没有预备学校,但是有一个最好的预备方法,就是对于艺术作品抱有一种最虚心的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的人常常会成为最优秀的艺术家”。马树勋先生便是这样的一位“篆刻艺术家”。顾名思义“金石篆刻”艺术范畴极广、并且博大精深,能够活灵活现各种篆体作品重生在马树勋先生的刻刀之下。突破传统的雕刻方式、学习古人艺术创作是他一生追求和梦想,不忘初心伴随着这样一个梦想,持之以恒痴心不改,开创了他漫漫的艺术人生求索之旅......
自幼喜欢书法篆刻艺术的马树勋先生。对“名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书法艺术情有独钟,他16岁时就拜师学习金石雕刻技法。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边练习书法篆刻、边学习各种各样金石雕刻。随之大胆创新雕刻技艺突飞猛进,他以刀为笔、以金石作纸,直接在上面“写”字。此时的马树勋老师传承古人的技法。一没有教材、二没有资料,一切都要从零做起做起。马树勋先生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多么艰难的人生道路,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坚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哲理。在积累40多年丰富雕刻经验的基础上,马树勋先生毅然拿起了刻刀开始了他其它领域大胆的实践。虽然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但是意想不到的困难还是接踵而来。首先是选材上,作品要想长久保存首选是有色金属金属和各种石材。然后是刻刀,到底用什么样的刻刀来雕刻金石呢?他把市面上所有能找的刻刀都找来实验,结果是无理想刻刀可用。此时的马树勋先生使出十八般手艺;开始探索自己研制刻刀。用金属刀刻金石,用力重了容易扎刀、用力清轻了容易滑刀,双手被扎得鲜血直流是经常的事。几千个日日夜夜、冬去春来,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尝试,终于研制出能在金属上刻字的刀来。自此马树勋先生开创了他的“金石篆刻”不解之缘。
中国人练习“诗书画印”艺术行业时,必须排除杂念,凝神静气,物我皆忘,通过科学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有机地将点画输送到纸上或金石上。创作状态会激活大脑神经细胞,使全身血气通畅,手臂和腰部的肌肉得到扭转和锻炼,长久练习书画,便有强身健体之功效。此外,由于练习“诗书画印”要使全身处于端坐或直立的状态,从头到脚保持正直,做到“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这实际也就是练了“坐功”或“站桩功”,并且还对神经衰弱、消化道疾病、冠心病,甚至对一些身体虚弱的慢性病人都有许许多多的好处呢!
俗话说得好:勤能补拙,由于勤奋,即使基础较差,也能提高能力出成果,而勤奋的关键也在于意志力和耐性,守得住寂寞。书画学习中技能和技巧的熟练,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一个难点有可能要临摹和琢磨成百上千次,有足够多的重复准确的练习才能熟练。“诗书画印”研习是长久的积累,真正能接受金石篆刻学习的人们,首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意志力。或者说,学习篆刻艺术,也是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力。
中国金石篆刻暨 “诗书画印”范畴,都是我国的国粹精髓,把文字书画篆刻发展成一门独立独特的艺术成就,是汉字特有的功能之首,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我国“诗书画印”艺术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影响了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在那里同样形成了重视汉字书画艺术的文化传承,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贡献。学习“诗书画印”,了解它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及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对此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油然而生。同时,写得一手好字,作得一幅好画,雕刻一方好印,备受时代推崇、受人们尊重,艺术家们信心满满,希望满满,待人接物有担当,行事果敢底气十足,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
(责任编辑:admin)
通知公告
更多>>
15-02
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培训
14-11
中国国际集邮网及国家邮
14-11
中国近代书画大家陆俨少
14-11
中国画之笔墨者,乃传统
14-11
二十一世纪最有效率的赚
14-11
投资书画展望未来 书画
14-11
中国书画市场冰火两重天
14-11
中国未来艺术品将成财富
14-11
马建勇当代中原书风画派
14-11
画家张国防院长当选中原
14-11
中原齐鲁书风画派联盟张
14-11
中原书风画派联盟李瑞峰
书画名家
更多>>
沈 鹏
刘大为
张 海
赵长青
王明明
冯 远
何家英
杨晓阳
刘文西
李 翔
田黎明
谢安钧
靳尚谊
马国强
赵嘉符
李 铎
方 罗
马宪法
西中文
周 森
宋华平
崔铁成
柯 琦
陈玉莲
赵景伟
刘炳文
黄天丰
朱肖金
王鸿玉
张华翼
吕中洲
徐 岩
刘灿章
袁 旻
李伟民
李瑞峰
涂白玉
王杰民
张继山
刘焕章
汝金荣
陈天柱
徐 赟
马建勇
张尚海
李 强
曹仲田
董长青
王智洪
刘玉社
张国防
常巨山
冯雪生
闫 品
胡定南
张庆瑞
周蕴波
刘三民
陈玉成
戴克诚
王书坤
王永芬
聂中东
韩湘人
王玉河
黄式强
张传伟
王金赞
王际鑫
范灵杰
孙庭辉
刘宗和
张志本
丁淑萍
孙 捷
陈惠东
雷鸣声
赵俊青
王万里
何保治
张玉顺
周柯甫
焦子生
丁洪强
陈虹飞
卜繁昌
褚云飞
蔡正安
李 彤
陈 婕
王顺增
孙兆君
许万千
马伟民
杨松兴
李长生
杨传坤
及丽霞
黄式强
赵二寨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会员章程
|
组织机构
|
法律声明
主管主办:文化部中国乡协艺术发展中心 中国领导干部书画研究院
Copyright©2008-2009 373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编号:13019341号-1